近日,辛巴在抖音發(fā)布長文,控訴抖音“雙標”,因為“假燕窩”一事,其它帶貨主播均沒有受到處罰,這其中就有不久前爆火的健身主播劉畊宏。辛巴爆料不久后,劉畊宏隨即道歉。
燕窩是燕子分泌出來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質所筑成的巢穴。有白燕、黃燕、紅燕之分。自鄭和下西洋帶回了燕窩,這個珍稀的舶來品從此就成了達官顯貴青睞的滋補佳品。來到現(xiàn)代,燕窩也深受廣大養(yǎng)生、愛美人士的喜愛,隨著一些商人發(fā)現(xiàn)燕窩有利可圖,燕窩產業(yè)便也如雨后春筍般發(fā)展起來。市面上的燕窩及其衍生產品五花八門,鮮燉燕窩、即食燕窩、燕窩飲料等,令人眼花繚亂。
由于燕窩暴利可圖,一些商家動了歪心思,劍走偏鋒,通過一些不正當手段來謀取利益,導致燕窩食品安全問題頻發(fā)。2011年國家工商部門抽選了部分血燕,結果檢測亞硝酸鹽超標350倍,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害。“毒血燕”事件的爆發(fā),對于整個燕窩對于燕窩行業(yè)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
直到2013年,國家出手恢復了燕窩合法進口的權利,國標制定,燕窩市場才開始回暖。2014年我國實行了進口燕窩溯源地二維碼驗證制度。溯源標簽是燕窩的唯一身份編碼,消費者掃描二維碼就能夠獲取全程追溯信息。進口燕窩需要有獨立包裝,注明品名、重量、注冊號、生產日期、有效期、儲存條件、產品批次、簡介等等詳細信息。溯源碼的誕生解決了由“血燕事件”帶來的不安效應,更為消費者提供了保駕護航的渠道。
自2016年后即食燕窩大受歡迎。很多經銷商抓住這個機會投資工廠,轉型成上游優(yōu)勢。但直播帶貨“假燕窩”事件的曝光,再次打擊了消費者對燕窩的信任。即食燕窩中的燕窩含量,尚未有國家標準出臺,這樣的結果就是市面上的燕窩產品良莠不齊,燕窩加工市場亂象頻發(fā)。
燕窩生產一般都是代工廠加工模式。商家根據市場的需求,向代工廠定制產品滿足客戶。鮮燉燕窩、即食燕窩以及很多與燕窩并無關系的花膠、魚膠產品。產品里的燕窩成分含量全按照品牌方的需求定制。職業(yè)打假人王海在個人微博出示中廣測檢測報告稱,出事的茗摯燕窩“唾液酸”含量為0.014g/100g,即0.014%,每碗成本1元都不到。在一些較為正規(guī)的即食燕窩品牌的宣傳上可以看到,干燕窩含量多少。消費者在購買即食燕窩類產品,需看清配料表,了解含量占比。
除了燕窩含量容易“造假”,高品質的即食燕窩對營養(yǎng)、新鮮的要求也很高,通常保質期非常短,對于冷鏈運輸的要求非常高。鮮燉燕窩品牌小仙燉,為了保證燕窩新鮮頗費了一番心思,研發(fā)了特定的冷鮮包裝,采用降溫鎖鮮工藝,全程冷鏈配送。
不過,鮮燉燕窩行業(yè)還是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般工廠在加工鮮燉燕窩時,加工溫度不會超過100℃,很難將燕窩中的有害細菌全部殺死。除此之外,燕窩在運輸過程中沒有完全保證恒溫0-4℃。這些難題不解決,鮮燉燕窩的食品安全隱患就一直存在。
出于養(yǎng)生和變美的需要,人們對于鮮燉燕窩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燕窩燉煮雖然不復雜,但是前期的挑毛、清洗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人們也愿意為即食的鮮燉燕窩買單,可見鮮燉燕窩具有可觀的市場。但是,燕窩溯源二維碼驗證制度還遠遠不能規(guī)范整個燕窩行業(yè),相關加工標準的制定將有利于燕窩行業(yè)健康、良性發(fā)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