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7年乳品進出口貿易概況
2007年中國奶業(yè)在乳品進出口貿易上取得了不俗成績,乳品出口數量和金額大幅增加,乳品出口總量127957噸,與2006年相比增加了70.9%;出口金額23265萬美元,與2006年相比增加了147%。相比之下,我國在乳品進口貿易上有了迥然的變化,2007年我國進口乳品275891噸,比2006年同期下降20.7%;進口金額68998萬美元,比2006年同期上升23.6%。
二、進出口貿易背后的問題
2007年我國乳品出口總量和金額都有了大幅提升,但是與同行相比,我國奶業(yè)仍然處于起始階段,在產品深加工和單價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1.我國乳品深加工產品比重小,出口產品附加值低。
在2007年乳品進出口貿易中有一個現象格外顯著,在我國各類乳品出口中鮮奶、奶粉等常規(guī)產品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在乳清制品、奶油、干酪等乳品深加工方面卻遠遠落后于國外同類產品的進口量。從表一中我們可以發(fā)現,2007年我國乳清制品、干酪等出口量僅占進口量的2.6%、3.9%。
2.單價低于國外同類產品,競爭力差。
可以發(fā)現,我國進口的各類乳品單價都高于我國出口的同類產品,其中以鮮奶、酸奶、乳清制品尤為顯著,分別比出口同類產品高138%、157%、94%,這也是為什么我國乳品進口總量下降,進口金額卻出現較大幅度上升的原因。
三、從進出口貿易把握奶業(yè)走勢
2007年我國乳品出口增長得益于奶源短缺形成的市場空擋,而非通過產業(yè)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開拓的結果。由于思路和技術的相對落后,我國乳品企業(yè)只能就近出口初級加工產品。一旦乳業(yè)復蘇,對我國乳業(yè)出口和消費的增長勢頭會造成很大的沖擊。國內乳品企業(yè)要從2007年進出口貿易中找到差距,清醒把握乳業(yè)走勢,不斷進行產業(yè)升級,開發(fā)更的產品,滿足消費和出口的需求,才能實現更好發(fā)展。
1.開發(fā)高附加值的產品
從2007年乳品進出口貿易中我們可以發(fā)現,我國消費者對高附加值的、功能性的
乳制品的需求越來越旺盛。的咨詢公司麥肯錫大中華區(qū)總裁高安德就我國的乳品消費市場發(fā)展態(tài)勢時說:“目前中國是僅次于日本的亞洲第二大乳制品市場,中國消費者和亞洲鄰國的購買習慣越來越相似,對牛奶
飲品、奶酪、酸奶等高附加值產品的需求強烈。目前高附加值產品占中國整個乳制品消費市場的四分之一,在日本此類產品約占60%的*,這一比重將隨這國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預計未來五年,牛奶飲品、奶酪和甜點、酸奶這三類產品將以每年22%、38%、31%的速度增長。這對于乳品企業(yè)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因為此類產品的利潤率比液態(tài)奶高2-3倍。”
消費市場的變化已經促使一些企業(yè)開始注重提高乳制品的質量,細化乳品市場,開發(fā)產品。產品對奶業(yè)發(fā)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如煉制一公斤干酪一般需鮮奶十公斤。這也是為什么國外人均乳品消費每年動輒上百公斤的主要原因,西方人在乳品消費時,并非是單純喝奶,更包括奶酪、奶油等的消費??梢姟俺耘D獭北取昂扰D獭备艽龠M乳品的消費,帶來奶業(yè)的大發(fā)展。
2.更加重視原料奶質量
真正意義上的奶及其制品包括嬰兒奶粉,必須而且只能以原料奶為原料、只能而且必須經過“低或極低”強度的熱處理才能得到;絕不是劣質原料奶經高熱強度滅菌所能得到的。所以,我國乳品要想在市場謀求一席之地,必須重視原料奶的質量,體現出只有原料奶才能生產出乳制品的科學原則,培育并壯大奶農的群體數量,實現在國內外市場上同國外乳品競爭的價格優(yōu)勢。如果我們不能迎頭趕上標準水平,我國的農民及其所擁有的奶牛,尤其是奶農,將無法繼續(xù)生存下去了,奶業(yè)的發(fā)展也就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