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jx導(dǎo)讀:巧克力、糕點、糖果、飲料等,每一樣都是甜蜜的誘惑。但人體攝入過多的糖會導(dǎo)致肥胖以及“三高”、齲齒等一系列健康危險,于是,既能提供甜口味又不具有熱量的“糖替代品”,或者叫“甜味劑”,被應(yīng)用到食品加工業(yè)中,如阿斯巴甜、甜菜素、蔗糖素等。這些糖的替代品,是否就能放心食用呢? “代糖”食品也可能熱量超標(biāo)人工甜味劑也稱為“代糖”,是一種提供了與糖相等的甜味而不含相等熱量的化合物,其甜度是蔗糖的30至8000倍不等,也正因如此,由它們制成的產(chǎn)品相比蔗糖制成品,熱量減少了很多。盡管從理論上來說,糖替代品不參與體內(nèi)糖的代謝,是減肥者和“三高”人群的很好選擇,但實際并非如此簡單,也不像一些商品包裝上宣稱的那樣,“不含蔗糖”、“低熱量”就可以“放心吃甜食”。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食品學(xué)院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在一款代糖食品的產(chǎn)品原料中發(fā)現(xiàn),產(chǎn)品原料中標(biāo)明海藻糖、麥芽糊精、味精、低鈉鹽、小麥淀粉和羅漢果,還有阿斯巴甜、甜菊糖、檸檬酸和微晶纖維素。范志紅說:“盡管海藻糖、羅漢果、阿斯巴甜和甜菊糖這幾種甜味劑的能量(熱量)都非常低,但它們大多甜度過高,需要大量的淀粉和糊精來稀釋。然而,淀粉和糊精的能量,可是和白糖一樣的。所以,這些甜味劑產(chǎn)品仍然含有不少能量。”因此,不能因為甜味劑所含能量低,就隨心所欲地食用。
含有人工甜味劑的食品,因為其中所含的其他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zhì)、油脂,依然會影響血糖,吃15塊無糖餅干的卡路里依然高于吃2塊含糖普通餅干的卡路里。同時,由于有了精心調(diào)配的甜味劑,人們會感覺到食物更好吃,使食欲大開,這方面所帶來的多余能量,比甜味劑本身會大得多。
甜味劑沒有營養(yǎng)保健價值加工類的食品,往往添加了不止一種甜味劑:比如蜜餞類的話梅肉,它的配料里有白砂糖、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甘草、糖精鈉、安賽蜜等,幾乎就是各種甜味劑的大集合。甜菊糖苷和甘草糖是天然植物中的甜味物質(zhì),阿斯巴甜是來自氨基酸的甜味劑,而甜蜜素、糖精鈉和安賽蜜是貨真價實的合成甜味劑。“這些不是糖的甜味劑味道畢竟不那么‘自然’,添加一種的時候口味不正。所以為了口味,它們常常被混在一起,或者和白糖配合使用。”范志紅說。
專家認為,雖然按照食品添加劑標(biāo)準(zhǔn)規(guī)定的劑量范圍使用,食用甜味劑是安全的。但甜味劑大都沒有什么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價值。另一方面,甜味劑雖然無法升高血糖,卻能通過甜味受體刺激大腦,造成胰島素分泌的高漲,從而使人的食欲上升,脂肪合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