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yè)農村部部署推進都市現代農業(yè)發(fā)展和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建設工作。在此背景下,青島市農業(yè)農村局、青島市財政局根據相關文件研究制定并印發(fā)《青島市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加快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
生鮮農產品不耐儲存的屬性以及地域性、季節(jié)性等因素使得產后保鮮具有重要性,人們比較熟悉的或許是諸如蘋果往往會通過“打蠟”——即在蘋果表皮打上食用蠟以達到保鮮目的。隨著近年來貯藏保鮮及加工技術不斷發(fā)展,除了通過可食用膜形成化學保鮮外,納米保鮮技術、氣調保鮮技術、低溫保鮮技術以及超高壓保鮮技術等成為水果、蔬菜等農產品保質保鮮的“好幫手”。
其中,納米保鮮技術目前主要是指由國家農產品保鮮技術研究中心研制的納米保鮮膜,據悉較之常規(guī)的保鮮膜對果蔬具有更強的保鮮效果,例如對葡萄灰霉菌的抑菌率可以達到67.9%;氣調保鮮則是通過給分裝好的果蔬充氮或是將新鮮果蔬放入氣調庫,以氮氣、二氧化碳、氧氣等作為保鮮氣體,減緩農產品采摘后的新陳代謝,實現保鮮期的延長;低溫保鮮技術則是借助冷庫、冷藏車、
冷藏箱等冷鏈設施達到保鮮目的,在生鮮農產品的產后儲藏、加工、運輸等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毫無疑問,新技術、新手段以及一系列的冷藏設備設施的投用都對農產品保鮮意義重大,但像是冷鏈物流背后所需投入的高成本還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產后保鮮的進行。對此,近日青島市根據《農業(yè)農村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的通知》、《省農業(yè)農村廳 省財政廳全面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的實施方案》要求,研究制定了
《青島市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因地制宜地推進當地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
據悉,該《方案》就總體目標、建設內容、支持主體、資金支持、工作安排、保障措施六方面做出具體統籌安排,指出“農民自愿自建,政府以獎代補,助力降損增效,提升產地冷藏保鮮能力、商品化處理能力、穩(wěn)產保供能力和服務帶動能力”?!斗桨浮分薪ㄔO內容主要包含通風貯藏庫、氣調貯藏庫、機械冷庫、預冷及配套設施設備,并指出凡是在2021年1月1日后完工的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項目的主體(區(qū)(市)級以上家庭農場示范場和區(qū)(市)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已登記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均可進行補助申請,有關部門將在完成組織驗收后完成兌付等等。
隨著人們對生鮮農產品的品質需求越來越高,以冷鏈倉儲物流設施為基礎確保“菜籃子”穩(wěn)定供應,符合新時期生鮮農產品的發(fā)展需要,也將有力推動我國農業(yè)產業(yè)的現代化發(fā)展。隨著以青島為代表的各地在大政方針指導下積極開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建設,也將更好的解決農產品上中下游的流通、銷售問題。
我要評論